bīng

兵力


拼音bīng lì
注音ㄅ一ㄥ ㄌ一ˋ
词性名词


兵力

词语解释

兵力[ bīng lì ]

⒈  某一军队花名册上的人员或部队数。

每一方都损失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兵力。

military strength;

⒉  军队的实力。包括人员和装备。通常以建制单位或人数表述。

将挟兵力以行大事。——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一个营的兵力,一千人的兵力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军队的实力。包括人员和武器装备。

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内者量吾谋臣,外者极吾兵力。”
宋 司马光 《涑水记闻》卷十一:“其城寨内兵力单弱,必不敢出城,不过自守而已。”
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九:“他们有极大的侵略野心,而没有整个的用兵计划与庞大得足以一鼓而攻下华北的兵力。”

国语辞典

兵力[ bīng lì ]

⒈  军队的实力,包括人员和武器装备。

《后汉书·卷八七·西羌传·论曰》:「朝议惮兵力之损,情存苟安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一回》:「若以兵力服人,浙人虽弱,恐亦义不受辱。」

英语military strength, armed forces, troops

法语force militaire, forces armées, troupes

分字解释


※ "兵力"的意思解释、兵力是什么意思由牛站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时机一旦成熟,部队便迂回运动,化零为整,集中优势兵力,打一个漂亮仗。

2.凤阳公主,若是这一次你有命回去,那么请你转告凤怀音,将来有一天,我,轩辕倾情,会倾举国兵力,踏平女儿国,血洗凤氏皇族!安知晓

3.原来,英布将一万人的兵力分成五个小分队,时而同时进攻,时而递次攻击,时而合兵一处,时而分兵退却。

4.你看,狼懂气象,懂地形,懂选择时机,懂知己知彼,懂战略战术,懂近战、夜战、游击战、运动战、奔袭战、偷袭战、闪击战,懂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。还能有计划、有目的、有步骤地实现全歼马群的战役意图。

5.城里兵力薄弱,危在旦夕。

6.如今双方均集中在西南厮杀,密密麻麻的,兵力虽然集中,但胜负难测,双方均是势均力敌,倘若两路出击呢?

7.抗战后期国民党军虽在装备上已对日军居于整体优势,又掌握制空权,兵力更是一直多于日军,然而除了反攻滇西缅北取得全胜外,在国内战场上仍是连遭败绩。

8.侦察的作用应该更大些,它应该迫使敌人在面前展开全部兵力,不仅比较清楚地暴露他的兵力,而且暴露他的计划。

9.这不是势均力敌的两军作战,而是兵力十分悬殊的交锋。

10.一位主将如出敌不意而包围一地,且比敌人争先了几天,他就应利用此时机以圆垒阵线把自己掩护起来;从此时起,他即应攻进阵地,并在全局的处理中获得新的力量因素;达到新的兵力水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