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ānxiāng

天香


拼音tiān xiāng
注音ㄊ一ㄢ ㄒ一ㄤ

天香

词语解释

天香[ tiān xiāng ]

⒈  芳香的美称。

⒉  特指桂、梅、牡丹等花香。

⒊  指宫廷中用的熏香;御香。

⒋  祭神、礼佛的香。

⒌  指美女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芳香的美称。

北周 庾信 《奉和同泰寺浮图》:“天香下桂殿,仙梵入伊笙。”
唐 李白 《庐山东林寺夜怀》诗:“天香生空虚,天乐鸣不歇。”
前蜀 贯休 《山居》诗之二二:“岂知知足金仙子,霞外天香满毳袍。”
清 纳兰性德 《桑榆墅同梁汾夜望》诗:“无月见村火,有时闻天香。”

⒉  特指桂、梅、牡丹等花香。

宋 刘克庄 《念奴娇·木犀》词:“却是小山丛桂里,一夜天香飘坠。”
清 方文 《送春日偕束茹吉等看牡丹》诗:“信有天香亦倾国,金罍在手莫辞乾。”
郭沫若 《梅花树下醉歌》:“你从你自我当中,吐露出清淡的天香。”

⒊  指宫廷中用的薰香;御香。

唐 皮日休 《送令狐补阙归朝》诗:“朝衣正在天香里,諫草应焚禁漏中。”
唐 黄滔 《奉和翁文尧员外经过七林书堂见寄》:“駟马宝车行赐礼,金章紫綬带天香。”

⒋  祭神、礼佛的香。

唐 沉佺期 《乐城白鹤寺》诗:“潮声迎法鼓,雨气湿天香。”
宋 吴自牧 《梦粱录·元旦大朝会》:“元旦侵晨,禁中 景阳 鐘罢,主上精虔炷天香,为苍生祈百穀於上穹。”

⒌  指美女。参见“国色天香”。

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声容·选姿》:“非止国色难亲,天香未遇,即强颜陋质之妇,能见几人。”

国语辞典

天香[ tiān xiāng ]

⒈  自天上传来的香气。

唐·沈佺期〈乐城白鹤寺〉诗:「潮声迎法鼓,雨气湿天香。」

⒉  祭天专用之檀香。

宋·吴自牧《梦粱录·卷一·元旦大朝会》:「主上精虔炷天香,为苍生祈百谷于上穹。」

⒊  一种牡丹。

宋·苏轼〈雨中花·今岁花时深院〉词:「有国艳带酒,天香染袂,为我留连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天香"的意思解释、天香是什么意思由牛站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我们家很喜欢花,我也见过许多花。有国色天香的牡丹,有洁白无暇的荷花,有亭亭玉立的水仙花。独有百合花我最喜爱。百合花的花瓣是椭圆形。颜色洁白,但也渗透看淡淡的紫色。

2.由这位女演员来扮演国色天香的西施,最恰当不过。

3.由这位女演员来扮演国色天香的西施,最恰当不过。

4.天香国色: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,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。

5.在诸多的花丛中,深情的牡丹花秀姿天成,亭亭玉立,以其浓艳的“姿容”技压群芳,实在不愧于国色天香之称。她身穿梅花百褶裙,更衬托出她那婀娜多姿的腰肢,越发显得秀姿天成,亭亭玉立,一花独秀。

6.几年不见,她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,天香国色了。

7.瘦得妖媚,胖得丰腴,几乎都是一个个祸国殃民的角色,年纪都在二八与三九之间,真是国色天香,倾城倾国,沉鱼落雁,闭月羞花,如花似玉,花容月貌,美若天仙,艳如桃李。

8.于是有了那粗犷豪放、圣火不息的奥林匹斯山脉,有了那永不干涸、奔腾不息的尼罗河,有了东京飘零伤逝的樱花,有了古城旧都国色天香的牡丹。

9.国庆节,隆重吉庆,特别特棒特美的祝福,送给特别特棒特美的你,祝福“闭月羞花、沉鱼落雁、国色天香、倾国倾城”的你,国庆快乐!

10.在诸多的花丛中,深情的牡丹花秀姿天成,亭亭玉立,以其浓艳的“姿容”技压群芳,实在不愧于国色天香之称。她身穿梅花百褶裙,更衬托出她那婀娜多姿的腰肢,越发显得秀姿天成,亭亭玉立,一花独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