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佚名的诗 > 菁菁者莪

菁菁者莪

[两汉]:佚名

菁菁者莪,在彼中阿。既见君子,乐且有仪。

菁菁者莪,在彼中沚。既见君子,我心则喜。

菁菁者莪,在彼中陵。既见君子,锡我百朋。

泛泛杨舟,载沉载浮。既见君子,我心则休。

菁菁者莪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莪蒿葱茏真繁茂,丛丛生长在山坳。已经见到那君子,快快乐乐好仪表。

莪蒿葱茏真繁茂,簇簇生长在小洲。已经见到那君子,我的心里乐悠悠。

莪蒿葱茏真繁茂,蓬蓬生长在丘陵。已经见到那君子,赐我贝币千百朋。

荡漾水面杨木舟,随着波涛任漂流。已经见到那君子,我的心里乐无忧。

注释

菁(jīng)菁:草木茂盛。莪:莪蒿,又名萝蒿,一种可吃的野草。

阿:山坳。中阿,阿中也,大陵曰阿。

仪:仪容,气度。

沚:水中小洲。中沚,沚中也。小中小洲曰沚。

中陵:陵中也。丘陵高坡之地。

锡:同“赐”。朋:上古以贝壳为货币,五贝或十贝一串,两串为“朋”。王国维《说珏朋》云:“古制贝玉皆五枚为一系,二系一朋。”

泛泛:漂浮不定的样子。杨舟:杨木做成的小船。

载:或,又。

休:喜。

参考资料:

1、王秀梅 译注.诗经(下):雅颂.北京:中华书局,2015:369-371

2、姜亮夫 等.先秦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8:354-355

菁菁者莪创作背景

  关于此诗,有贵族宴宾客之说,也有乐见育才之说,还有爱情诗之说。《毛诗序》说是“乐育材”,朱熹《诗集传》则批评《毛诗序》“全失诗意”,认为“此亦燕饮宾客之诗”。今人多以为是古代女子喜逢爱人之歌,很多研究者认为这是一首描写女子与心上人喜相逢的小诗。

参考资料:

1、王秀梅 译注.诗经(下):雅颂.北京:中华书局,2015:369-371

2、姜亮夫 等.先秦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8:354-355

菁菁者莪鉴赏

  此诗的主旨,由于诗的境界的空泛性和意象的可塑性,对其内涵可以有不同的开掘和把握。《毛诗序》“乐育材”说流传二千多年,影响至巨。连批评《毛诗序》全失诗意的朱子,在其《白鹿洞赋》中,亦有“广‘青衿’之疑问,乐《菁莪》之长育”的句子。此所谓习用典记,约定俗成者也。对诗的主题,不同的理解可以并存,似不必存此没彼。这首诗的主题,爱情说更有道理,证据之一是人们公认《小雅》中典型描写男女相悦之情的《小雅·隰桑》篇,同《小雅·菁菁者莪》不论章法、句式都非常相似;前三章中“既见君子”句式一般无二,第四章都变换声调,各自成章。

  此诗前三章都以“菁菁者莪”起兴,也可以理解成记实,然不必过于拘泥,因“在彼中阿”、“在彼中沚”、“在彼中陵”的植物,除了“莪”,当然还有很多,举一概之而已。第一章,女子在莪蒿茂盛的山坳里,邂逅了一位性格开朗活泼、仪态落落大方、举止从容潇洒的男子,两人一见钟情,在女子内心深处引起了强烈震颤。第二章写两人又一次在水中沙洲上相遇,作者用一个“喜”字写怀春少女既惊又喜的微妙心理。第三章,两人见面的地点从绿荫覆盖的山坳、水光萦绕的小洲转到了阳光明媚的山丘上,暗示了两人关系的渐趋明朗化。“锡我百朋”一句,写女子见到君子后,因获得厚赐而不胜欣喜。第四章笔锋一转,以“泛泛杨舟”起兴,象征两人在人生长河中同舟共济、同甘共苦的誓愿。不管生活有顺境,有逆境,只要时时有恋人相伴,女子永远觉得幸福。

 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十六句,但把一个美妙动人的爱情故事表现得引人入胜。和《秦风·蒹葭》相比,《蒹葭》在水乡泽国的氛围中有一缕渺远空灵、柔婉缠绵的哀怨之情,把一腔执着、艰难寻求但始终无法实现的惆怅之情,寄托于一派清虚旷远、烟水濛濛的凄清秋色之中。而《菁菁者莪》处处烘托着清朗明丽的山光和灵秀迷人的水色,青幽的山坡,静谧的水洲,另是一番情致。两首诗可谓珠联璧合,各有千秋。

佚名简介

唐代·佚名的简介

...〔 ► 佚名的诗(421篇)

猜你喜欢

禽言四首 其三

明代朱应辰

婆饼焦,小麦黄熟长齐腰。刈麦作饼婆为喜,岂料南山日日雨。

雨多麦损不可食,虽欲婆嗔那复得。

寄尘异但侍元

明代释函是

买断青山长白云,閒栽桃李两溪分。别来樵径新松竹,忆去篱笆旧见闻。

伫立不堪人境异,遥看空见水天文。谁能千里谋晨夕,归掩柴扉寄与君。

姑苏馆上元前一夕陪使客观灯之集

宋代杨万里

节物催人又一年,银花莲炬照金尊。

麝鎚官样陪公讌,粉茧卿风忆故园。

次韵钱逊叔独鹤图三首 其三

宋代吕本中

眼明见此出笼鹤,似我北归辞瘴岚。慎勿低头待收养,人间欣戚尽朝三。

题扇寄何上舍

明代湛若水

何曾二子游杨辈,霜雪青霞候我门。可是行云无定迹,东风招手白云端。

三岩诗 澹山岩

宋代卢臧

谁开仙窟宅,非与众岩俦。树响晴翻雨,岚凉夏变秋。

禽灵啼复断,云怪吐还收。深羡群僧住,嗟予莫少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