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掌的成语
有关掌的成语
有关掌的成语共收录45个
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---|---|
惜指失掌 | 惜:吝惜。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。比喻因小失大。 | 《南史 阮佃夫传》:“佃夫拂衣出户,曰:‘惜指失掌邪?’” |
了如指掌 | 了:了解;清楚。指掌:指手掌里的东西。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;给人看一样。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。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八佾》:“或问禘之说。子曰:‘不知也;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,其如示诸斯乎!’指其掌。” |
易如反掌 | 像翻转手掌一样;比喻做事很容易。 | 汉 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必若所欲为,危于累卵,难于上天;变所欲为,易如反掌,安于泰山。” |
磨拳擦掌 | ①形容精神振奋、跃跃欲试的样子。②激动、气愤的样子。 | 元·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三折:“但题起厮杀呵磨拳擦掌,排戈甲,列旗枪,各分战场。”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二折:“俺可也磨拳擦掌,行行里按不住莽撞心头气。” |
鱼与熊掌 | 语本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鱼我所欲也,熊掌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”比喻俱为所欲,难于取舍之物。 | 语本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鱼我所欲也,熊掌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” |
一掌遮天 | 一只手把天遮住。形容依仗权势,玩弄手段,蒙蔽群众。 | 李六如《六十年的变迁》第十章:“泼妇骂街似地指着三姨太:‘你还敢一掌遮天吗?’” |
一棒一条痕,一掴一掌血 | 掴:用巴掌打。打一棒出现一条血痕,打一掌出现血印。比喻做事有效用,立竿见影。 | 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·论语》:“大概圣人做事,如所谓一棒一条痕,一掴一掌血,直是恁地。” |
股掌之上 | 在大腿和手掌上面。比喻在操纵、控制的范围之内。 | 《国语·吴语》:“大夫种勇而善谋,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,以得其志。” |
孤掌难鸣 | 孤:单独;鸣:叫。比喻发出声音。一个巴掌拍不响。比喻一个人力量薄弱;难以成事。 | 韩非《韩非子 功名》:“人主之患在莫之应,故曰:一手独拍,虽疾无声。” |
一个巴掌拍不响 | 比喻事情不会是单方面引起的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8回:“‘一个巴掌拍不响’,老的也太不公些,小的也太可恶些。” |
股掌之间 | 股:大腿。在大腿和手掌之间。比喻在操纵控制范围之内。 | 清·吴趼人《俏皮话·松鼠》:“若以我之同类,何以独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,宁不欲一伸其自由耶?” |
了若指掌 | 比喻对情况十分明白清楚。 | 《宋史 道学传序》:“作《太极图说》、《通书》,推明阴阳五行之理,命于天而性于人者,了若指掌。” |
世掌丝纶 | 《礼记 缁衣》:“王言如丝,其出如纶。”后中书省代皇帝草拟诏旨,称为掌丝纶。父子或祖孙相继在中书省任职的称为世掌丝纶。 | 《礼记·缁衣》:“王言如丝,其出如纶。” |
如运诸掌 | 象放在手心里摆弄一样。形容事情办起来非常容易。 | 《列子 杨朱》:“杨朱见梁王,言治天下如运诸掌。” |
抵掌而谈 | 指谈得很融洽。 |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秦策一》:“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,抵掌而谈,赵王大悦。” |
易如翻掌 | 见“易如反掌”。 | 元·关汉卿《五侯宴》第三折:“某领大势雄兵,军行策应,擒拿王彦章易如翻掌。” |
高掌远跖 | 比喻开拓,开辟。 | 汉 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缀以二华,巨灵赑屃,高掌远跖,以流河曲。” |
烂若披掌 | 形容对情况非常熟悉。 | 清·王晫《今世说·客止》:“与人言古今成败,烂若披掌,听者忘倦。” |
扼腕抵掌 | 用手握腕,击着手掌。表示很激动、振奋的神态。 | |
指掌可取 | 掌:手掌。手掌里的东西随时可以取得。形容非常容易。 | 《旧唐书·张濬传》:“若能此际排难解纷,陈师鞠旅,共诛寇盗,迎奉銮舆,则富贵功名,指掌可取。” |
抵掌谈兵 | 兵:军事。拍手畅谈军事。 |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一回:“挥毫作赋,则颉颃相如;抵掌谈兵,则伯仲诸葛。” |
运之掌上 | 运:运动,运转。运转于手掌之上。比喻极其容易。 | 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;天下可运于掌。”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以不忍人之心,行不忍人之政,治天下可运之掌上。” |
难鸣孤掌 | 比喻力量单薄,难以成事。 | 清·平步青《霞外捃屑·时事·刘庸夫》:“在朝非守正不阿之臣,思兴利除害,奈随声附和者,讥不识时,则一薛居洲难鸣孤掌。” |
掌上明珠 | 手掌中的夜明珠。比喻极受钟爱的子女。 | 晋 傅玄《短歌行》:“昔君视我,如掌中珠;何意一朝,弃我沟渠。” |
一掴一掌血 | 掴:用巴掌打。打一掌出现血印。比喻做事有效用,立竿见影。 | 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·论语》:“大概圣人做事,如所谓一棒一条痕,一掴一掌血,直是恁地。” |
易于反掌 | 犹易如反掌。 | 汉·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必若所欲为,危于累卵,难于上天;变所欲为,易于反掌,安于泰山。”唐·冯用之《机论上》:“一得一失,易于反掌,一兴一亡,疾如旋踵,为国家者可不务乎?” |
抚掌大笑 | 抚掌:拍手。拍手大笑。形容非常高兴。 |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假谲》:“女以手披纱扇,抚掌大笑曰:‘我固疑是老奴!’” |
扬眉抵掌 | 抵掌:双掌合在一起。扬起眉毛,双掌合在一起。非常喜悦、珍惜的神态。 | 《梁书·任昉传》:“见一善则盱衡扼腕,遇一才则扬眉抵掌。” |
明如指掌 | 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,好象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。 | 清·冯镇峦《读<聊斋>杂说》:“予于《聊斋》,钩清段明,明如指掌。” |
握拳透掌 | 见“握拳透爪”。 | 《晋书·卞壶传》:“其后盗发壶墓,尸僵,鬓发苍白,面如生,两手悉拳,爪甲穿达手背。” |
拍掌称快 | 称:称道。拍着手掌叫痛快。形容仇恨得到消除。 |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一回:“众人一齐拍掌称快。” |
一鞭一条痕,一掴一掌血 | 掴:用巴掌打。抽一鞭出现一条血痕,打一掌出现血印。比喻做事有效用,立竿见影。 |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11回:“八股文章若做的好,随你做甚么东西——要诗就诗,要赋就赋,都是一鞭一条痕,一掴一掌血。” |
抚掌击节 | 抚掌:拍手。击节:打拍子。①拍手为乐曲打拍子。②拍手表示非常赞赏。 | 《晋书·谢尚传》:“便着衣帻而舞。导令坐者抚掌击节。” |
掌上珍珠 | 比喻极受父母疼爱的子女。 | 清·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四回:“那隐帝顿足捶胸,伤悼不止,就像真的失了无价至宝,掌上珍珠。” |
易同反掌 | 见“易如反掌”。 | 《北史·王轨传》:“此州控带淮南,邻接强寇,欲为身计,易同反掌。” |
摩拳擦掌 | 形容行动之前心情激动;情绪高昂;急不可待。 | 元 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二折:“不是我十分强,硬主张,但题起厮杀呵,摩拳擦掌。” |
擦拳抹掌 | 见“摩拳擦掌”。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5回:“场外那一起报喜的,一个个擦拳抹掌的,都在那里盼里头的信。” |
如指诸掌 | 《论语·八佾》:“或问褅之说。子曰:‘子知也;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,其如示诸斯乎!’指其掌。”后用“如指诸掌”比喻对事情非常熟悉了解。 | 《论语·八佾》:“或问褅之说。子曰:‘子知也;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,其如示诸斯乎!’指其掌。” |
掌上观文 | 见“掌上观纹”。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七回:“曹操、孙权,吾视之若掌上观文,量此小县,何足介意!” |
烂如指掌 | 犹言了如指掌。形容对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。 | 清·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第三卷:“其父成璧,亦异人,少为群盗,未尝读书识之无,乃古今之世代治乱,是非成败,烂如指掌。” |
高掌远蹠 | 比喻开拓,开辟 | 汉 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缀以二华,巨灵赑屃,高掌远蹠,以流河曲。” |
反掌之易 | 反掌:反手。比喻事情十分容易办到。 | 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六卷:“得了两州,心中大喜,不胜矜夸,谓取宋天下如反掌之易耳。” |
掌上观纹 | 比喻极其容易,毫不费力。 | 元·关汉卿《陈母教子》第二折:“可不道状元郎怀中取物,觑富贵掌上观纹。” |
擦拳磨掌 | 形容准备动武,准备动手干或焦灼不安的样子。 |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5回:“一个个擦拳磨掌,吊胆提心的。” |
擦掌磨拳 | 形容准备动武,准备动手干或焦灼不安的样子。 | 《西游记》第二二回:“那大圣护了唐僧……见八戒与那怪交战,就恨得咬牙切齿,擦掌磨拳,忍不住要去打他。” |